联系我们

成都锐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女士

手机:13541192948


联系人:黄经理

座机:028-87021007

手机:13408014321

邮箱:454184216@qq.com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芯大道5号10栋1层1号


 

扫描二维码获取详细处理方案

行业资讯

污水治理 还原龙溪清流

发布时间: 2017-05-06 11:04   6959 次浏览
   三月,在细雨朦胧中走进东和乡龙溪村,粉墙瓦黛的民居,古朴的宗祠,还有路边参天的百年梧桐,田野中蕴藏着“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味,尤其是那路边清澈见底,淙淙而流的溪水,引得记者忍不住驻足,去感受这一刻“小桥、流水、人家”之美。
   你肯定不会想到,这里曾是一派污水横流、垃圾凌乱的景象,还被调侃为“东和乡环境卫生***差村”,卫生督查人员来到龙溪村,连连摇头;亲戚朋友来了,也捂着鼻子绕行。如今这番光景对龙溪村民来说,实属得之不易,村民们说,这是赶上了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的好时候。
曾经污水遍地 村民闹心干部着急
   年过六旬的村民王仲叶和妻子樊水素一直居住在这条发源自本村的龙溪畔。他说,前几年,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的灶头水、厕所的洗澡水、洗衣水等生活污水增多。因为配套排污设施跟不上,村民开始在门前屋后自挖阴沟,任其流淌,纵横交错的沟渠,***后多数汇进村里的龙溪。“龙溪水是村里的生活用水,那段时间我们连衣服都不敢洗了,你说痛心不痛心。”说起当初村里的情况,王仲叶皱起了眉头。
  “当时,邻里纠纷大多和房前屋后的生活污水排放有牵扯。有次,三户家庭因为排水沟问题叉架,各不相让,我们能做的也只是一次次地好言相劝。”村支书周玉芬无奈地告诉记者,对污水整治这件事,村民呼声很高,几乎是家家举手赞成,可村里的实际情况让这事一直搁置了下来。“没办法啊,村里经济基础薄弱,治理生活污水需要的管道和污水处理池动辄上百万元,这钱该由谁来出?”周玉芬说。
   生活污水的问题***这样一直困扰着龙溪村500多户村民,村民们很着急,村干部们跟着心急,却也一筹莫展。
一场“及时雨” 尴尬成为过去式
  作为东和乡经济***为薄弱的村庄之一,资金问题无疑成为该村治理污水的“拦路虎”,一拖两拖之下,该村竟成了乡里***后一个未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
  去年年初,乡里工作人员来到龙溪村指导卫生工作。在多次交流,并听取工作人员关于省里、市里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新政策后,龙溪村两委会当即召开多次会议,***终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一煞风景的老大难问题。经过审查考核,乡里***终将污水治理的指标划给龙溪村。
  于是,***像一场“及时雨”,在市里调拨的资金到位后,乡里帮龙溪村公开招标污水治理项目、出台管道规划设计,一切准备***绪。去年3月份,龙溪村污水治理工程正式展开,当年9月份,总投入127万元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竣工,新建6只厌氧发酵加人工湿地模式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池,421户有需要的家庭免费接上了排污管道。自此,居民日常产出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新建的生活污水处理池净化,村民生活污水处理靠“天然蒸发”、“小河流淌”的尴尬成为过去式。
污水池上造花坛 经济又适宜
  从龙溪村一户村民家的污水排放口出发,记者顺着管道走了150多米来到新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池,只见污水池上多了个花坛,花坛上竖立的牌子写着“厌氧发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系统”。在市农办相关负责人的说解下,记者大致了解了这一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各家各户的污水通过管道被收集到污水处理池。污水进入******个池——沉淀池,通过这个池,污水中的颗粒物被沉淀起来进行预处理。接着是******个池——厌氧池,这个池中储有大量厌氧细菌,他们把污水降解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然后进入第三个池——人工湿地池,池里的鹅卵石和植物,过滤和吸收氮、磷等分子。经过这三道程序处理,生活污水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的清水,对环境的危害降到了******。
  “相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农村居民居住分散,需要一套低成本、便于管理的污水处理系统,而厌氧+人工湿地式污水处理系统正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行的。”该负责人介绍说,这套系统是目前建造和维护成本较低的,加上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做这样的工程,村民不需要缴纳费用。
  对于这样的污水处理系统,村民蔡大伯表示赞赏。“以往,我们村没有统一的排水系统,大家把房前屋后挖成阴沟,弄得蚊虫滋生,污水管道铺好后,我们农村也享受到了城市治污的待遇。现在溪水变清了,走在路上人也精神。”
村规民约上墙 ******管理到实处
   村里肆意流淌的污水总算被这套污水处理系统“收服”,可有的村民长久以来养成的不良的卫生习惯能不能改掉?门******生三包能不能坚持下来?这些都引起了村民们的担心,出台一个村规民约制止不良卫生行为成为村里的共识。
  “要是村民的习惯没改,今天修好管道、配上垃圾桶,明天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的情况还是会出现的。”周玉芬也表示了自己当时的担忧。去年9月,龙溪村生活污水管道工程竣工 ,新农村建设也接近尾声,该村两委会开始将污水治理的******保持纳入工作议程。在向村民征集、讨论的基础上,一纸村规民约随即出炉,“不得向河道倾倒各类垃圾、排放各类超标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在道路上乱挖排水沟”、“自觉做好包卫生、包秩序、包美化门前的三包责任制”……这些环境卫生禁令连同文明守礼的道德规定写进了《龙溪村村规民约》,用油墨印在龙溪村村口的白墙壁上。村规民约结合《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等法律制定的处罚措施,时时刻刻警醒着村民严守自律。
  “排污管道、垃圾站建好了,村规民约上墙了,因为排污吵架这等事,再也没有发生过。”周玉芬喜滋滋地说,她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作为这一切改变的拐点。
  “为了污水管道的后期维护和修理,村里还出资聘请了一名水管维修工,”周玉芬介绍,“水管出了任何问题,村民只要一个电话,维修工便会上门修理,这些和城里接上轨的服务,对村民来说都是免费的。”